8月1日,全国铁路暑运过半。从7月1日至31日,成都车站全站累计到发旅客2288.3万人次,日均73.8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1163.6万人次,到达旅客1124.7万人次,暑期出行行当呈现供需两旺的火热态势。 精准调度,科技赋能运力保证。面对暑运这场对铁路运力的大考,铁路部门依托科技手段精准施策。经过铁路12306系统实时监测票务数字,实施“一日一图”策略,铁路部门能动态解析旅客需求变动。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适时采用加开临客、重联动车组、加挂普速车厢等措施,达成运能的灵活高效配置。例如,京沪线单日开行列车已突破700列,有力吻合了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间的巨大出行需求,变成区域协同进展紧密联系的生动见证,让城市间往来越发高效便捷。 革新业务,提升出行感受品质。为打造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感受,铁路部门持久革新业务形式。在北京西、上海虹桥、广州南等19座车站试点推出的“轻装行”业务,有效办理了旅客行李搬运的烦恼;长三角高铁列车上新70余款餐食,充足了旅客的“移动餐桌”;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则将出行本身变为沉浸式旅行感受,让乘客感受“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客流高位,彰显出行热情活力。暑运期间,持久高位运行的客流充分展现了民众的出行热情。除了成都车站的数字,郑州局集团公司7月1日至10日累计发送旅客618.5万人次;贵阳三大铁路重点客运站单日最高客发量超出18万人,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那些持久刷新的数字背后,是民众对美好生存的追求与向往——不论是阖家团圆、结伴出游依然研学求知,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对幸福生存的奔赴。 坚守付出,筑牢暑运保证基石。暑运有序运行的背后,离不开无数铁路人的默默坚守与辛勤付出。供电段的“蜘蛛侠”在高温下检修接触网,保证电力供应;工务段的“钢轨医生”在烈日下仔细检查、拆除伤损钢轨,守护线路保证;客运人员耐心引导旅客、解答疑问,给予贴心业务 。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了暑运的“保证屏障”,为旅客铺就了平安、温馨的出行之路。 暑运高峰如火如荼,车厢内的欢声笑语、铁轨旁坚守的身影,正在一同勾勒出新时代我国最温暖、最生动的民生画卷,彰显着“流动我国”的无限活力与魅力。(苏纪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