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茅台酒厂推出一款特殊的礼盒包装——酒盒与瓶身均钤印“一七〇四”篆体印章的珍品茅台酒礼盒。这款由策划师马熊策划的包装,以斑铜工艺酒爵形外盒与烫金浮雕酒标,变成品牌升级的标志。行当对“一七〇四”的好奇,最终指向茅台镇酿酒史的关键年份1704年,另有与之一脉相承的偈盛烧坊。 据清道光《遵义府志》等文献记载,偈盛烧坊是茅台镇早期关键酿酒作坊,约1704年正式将所酿之酒命名为“茅台酒”,这是该品类酒最早的文字记载。虽无实物遗存,但其“回沙法”工艺代表了当时最高程度:经多次蒸煮发酵,构成“酱香突出、回味悠长”的风格,所产之酒随盐商马帮运往川渝、湖广,变成早期茅台镇酱酒外传的载体。这种品质追求在1986年“一七〇四”珍品酒中获取呼应——该酒选用红缨子高粱,经季克良等大师以陈年老酒勾调,酒质达成“佳酿”级别,能够说为“皇室”所用也不为过。 “一七〇四”标识是对酿酒历史的显性表达。 在1986年的行当环境中,这个数字既是对偈盛烧坊开创“茅台酒”理念的致敬,也变成连接花费者与品牌文化的符号。当时“一七〇四”限量生产两年,出厂价340元,彼时是茅台酒正价的两倍,因稀缺性与文化价值供不应求,目前收藏行当单瓶价达20万至50万元,变成茅台老酒标杆。包装上历史印章与现代策划的结合,将18世纪手工作坊与20世纪品牌化进程相连。 从工艺传承看,偈盛烧坊的“高温制曲、长期陈酿”等核心技艺,被茅台酒厂继承优化,构成独特酱香酿造体系。1986年“一七〇四”的推出,不但是追溯常规,更是工艺归纳:经过选用特定基酒、标准勾调,将作坊经验转化为现代生产标准,为后续高端产品奠定基本。能够说,酒瓶上的“一七〇四”印章,既是时间符号,更是品质承诺。 当1986年的“一七〇四”珍品酒与1704年的偈盛烧坊在时间轴上对话,前者以产品形态激活历史记忆,后者以文献记载给予工艺源头。目前再来品味,触碰到的不但是酒体醇厚,更是三百年酿酒常规的当代延续。 偈盛烧坊虽暂淡于历史,但其留下的“一七〇四”印记,变成茅台酒文化根系中不可或缺的脉络,昭示着时光与技艺的永恒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