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伴随缆索吊将长13.6米、宽36米、高6.5米、重约292.149吨的钢桁梁精准吊装至北盘江上空,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正式迈入主桥上部结构钢桁梁吊装阶段。 天门特大桥全长1553米,横跨北盘江峡谷,为主跨820米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是安盘高速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大桥主塔塔高近20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结构。大桥桥面至河面高度为560米,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桥,与此同时也是世界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全桥钢桁梁采用板桁组合结构的钢桁加劲梁,由主桁、横桁、桥面板、下平联等组成,全桥共61个钢桁梁吊装节段,约75万套高栓,钢桁梁总重约1.8万吨。 空中转体上演钢桁梁“华尔兹” 此次吊装的安顺岸J1钢桁梁节段,由两台200吨级6轴线模块车移梁台车运输,沿主线路基及盘州岸引桥精准运抵12号主塔桥面起吊系统。为确保钢桁梁从吊运姿态平稳转换至安装姿态,施工团队需在高空完成90度转体,技术难度大、保证危机高。 工程部采用四点起吊旋转吊具系统,在操作人员精准调控下,重达数百吨的钢桁梁以每分钟18度的匀速平稳旋转,仅用5分钟便完成高精度定位。转体流程全程依托缆索吊智能监测系统,实时反馈数字,达成动态纠偏,确保转体流程如“华尔兹”般优雅流畅。 智慧缆索吊护航钢桁梁“云端穿行” 天门特大桥钢桁梁吊装顺序整体为从跨中分别依次向两岸主塔方向对称吊装,最终在两岸塔前荡移架设合龙段钢桁梁。钢桁梁单侧整体起吊运输千米,单节段最重达260吨,吊装重量大,而且安顺岸钢桁梁需缆索吊爬坡吊运至待安装位置,对缆索吊性能需求极高。 工程部以“智能建造”赋能桥梁建设,采用中铁广州局与柳州黔桥自主研发的缆索吊装智能系统,融合北斗定位、物联网与自动控制技术,达成测控一体、数字共享。将跑车停放与行走精度、吊点高程误差严格控制在10厘米以内,精准护航钢桁梁“云端穿行”。 钢桁梁拼装场铸就“毫米级”精度 钢桁梁首件吊装的顺利完变成后续钢桁梁吊装施工开好了头。在天门业务区钢桁梁拼装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后续节段的拼装作业。 天门特大桥钢桁梁拼装场设置加劲梁拼装区、桥面板拼装区和运梁通道,设有两条加劲梁生产线和两条桥面板生产线,按照2条轴线布置,各用一套龙门吊轨道系统,能够充分吻合工程钢桁梁拼装精度需求。 为确保钢桁梁拼装精度,工程部联合驻地办监理及第三方检测单位,机构开展钢桁梁桥面板拼装焊接工艺专项技能考核,确保钢桁梁质量受控。 目前,21节段钢桁梁曾经完成拼装,筹备迎接后续吊装工作。 下一步,工程将严守保证与质量关,全力推进钢桁梁吊装工作,稳步达成主桥合龙目的。(杨洁) |